0

9月18号是中国的什么纪念日精品9篇

中国幅员辽阔,城市和人口也众多,但你知道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有哪些吗?让小编给你一一介绍吧!

浏览

5092

文章

9

篇1:中国烈士纪念日是哪一天

全文共 180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烈士纪念日,是纪念中国烈士的法定纪念日。设立这个烈士纪念日,表达的是国家立场。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烈士纪念日是哪一天以及更多的相关内容吧,欢迎查阅!

烈士纪念日的由来

1、中国烈士纪念日,是纪念中国烈士的法定纪念日。

2、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决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在烈士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

3、2020年9月30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烈士纪念日句子

1.青山来自于土壤,大海来自于溪流,高楼来自于地基,生命来自于母亲。一切有因有果,而我们中国的现在来自于先烈。我心中有一份感激,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是用最朴实的语句来说:“谢谢!”

2.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着一份份的忠诚。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他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3. 每次望见五星红旗,就想到你们,各位先烈,是你们的献血染红了它!

4.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我们在这里缅怀先烈。我们要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在这些先辈面前,立下不悔誓言,请举起右手,让我们一起宣誓: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遵守学生道德行为规范,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树立良好学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5. 谢谢你们为了我们更好滴生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会好好珍惜,努力学习你们的精神。将来长大后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

6.清明节该记住什么?它可以有淡淡的离愁,但决不是泪水浸泡过的悲伤,需要的是铭记,是铭记中感悟出的力量。它一定是鼓舞我前行的力量,它一定是超脱于生命的祝福。

7.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有犹长春风,学习先烈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建功立业,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清明节到了,今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革命换来的,没有你们,我们的祖国也不会繁荣昌盛,我要好好学习。没有你们的英勇献身,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用铮铮铁骨,托起明天的太阳!是你们用不屈不挠的大无畏,铸就祖国的辉煌!你们的英名永垂不朽,你们的精神万古长青!向你们致敬!向你们学学习!

8.“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在中国这方热土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

9.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在当前这个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青少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你们高兴吗?在这清明之际,献上一朵纯洁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10. 革命先烈们,你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你们与大地永存。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

烈士纪念日是哪一天

1、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

2、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决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在烈士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

中国烈士纪念日介绍

1、中国烈士纪念日2018年4月27日确定成立的,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决定每年的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2、中国烈士纪念日,是纪念中国烈士的法定纪念日。9月30号当天国家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在烈士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烈士纪念日的由来介绍

全文共 171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上个世纪的战争时期是前辈们的努力换来我们如今安稳的生活,而为了纪念这些英雄们才有了烈士纪念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烈士纪念日的由来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烈士纪念日讲话稿

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此时此刻,我们正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祭奠我们的革命先烈。x个烈士纪念日,我们一同站在这里,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春风,拂过脸颊、雨露,滋润万物、花草,点缀世界;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想了又想,念了又念,却依旧无法表达出我们的哀思。

历史不会把你们忘记,那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就是用你们热血浸染的。那高矗的胜利丰碑,正是用你们的头颅堆砌的。立足今天,放眼未来,让我们一同来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在人生道路上,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迈向光明,迈向未来。

忆往昔,我看见你们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舍己为人、视死如归、赴汤蹈火、至死不渝。

我静静地呼吸着每一口的空气,轻轻闭上眼睛,感受着心脏一次又一次有力地撞击着胸腔。血液从指尖流遍全身,我思考,现在的我能这样幸福快乐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能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露,正是曾经的你们,用你们坚强的身躯为我们铺设的道路。战火中,你们出生入死;坚牢中,你们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屠刀,你们大义凛然。透过泪水审视这个世界,高耸如云的纪念碑苍劲有力的行道树,波涛汹涌的滚滚长河,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我的心里,早已心潮澎湃。除了泪水,还有微笑;除了哀愁,还有敬仰;除了思念,还有感激;除了遗憾,还有欣慰。

革命烈士们,你们看到了吗?看到了今天这美丽富饶的祖国,看到了这广阔肥沃的土地,看到了这自由飞翔的白鸽吗?我想你们也会欣慰吧!“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革命先烈们,你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你们与大地永存。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然而革命先烈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也许不需要为了祖国而付出我们的生命,我们也许也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磅礴气概。我们能做的,更多是认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学习好各门文化知识,掌握好各种科学技术,完善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灵。国家的尊严,国家的荣誉要靠我们自己来维护。烈士们的精神要靠我们来传承与发扬光大。国家的明天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从现在做起,从我们自身做起,主动承担起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施展自己的青春年华,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在此,让我们向解放战争期间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生命的革命先烈们致敬!

中国烈士纪念日的由来介绍

当然是为了追思和缅怀逝去的英雄和烈士!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忠诚铸就。历史不能遗忘,也无法遗忘。

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唯先志以追远”,到建立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立丰碑以纪德”,再到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布大信于天下”,我们欣喜的看到,一系列致敬英烈、崇尚英雄的国家行动正在回归,推动见贤思齐、崇尚英雄、尊崇先烈的风尚正在形成潮流。

时代风云在变幻,英烈精神永长存。在面对社会上一些虚无历史、肆意解构经典、刻意侮辱英雄的荒.唐卑劣做法,社会各方都义愤填膺,纷纷行动起来,捍卫英烈,唱响了英雄保卫战,依法捍卫英烈名誉和维护正义,捍卫英烈先驱、尊重历史事实、保卫崇高价值的共识正在深入人心,缅怀先烈,接力奋斗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烈士纪念日为什么在9月30日

明确每年9月30日为全国烈士纪念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这一决定,将褒扬烈士的法律提升到最高层次,标示着褒扬烈士法律由低到高基本完备,纪念烈士作为一项国家制度安排确定下来;烈士精神已经注入国家的血脉,构筑起民族的灵魂,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设立烈士纪念日,表达的是国家立场。通过纪念烈士,应该唤醒我们对生命的更加珍视,对和平的更加呵护。今天,烈士的内涵正在宽泛,在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人是烈士,在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人也是烈士,所有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公共利益献身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和感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年纪念日

全文共 180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2005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诞生

200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嘉騋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航海日”。

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以后每逢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

“航海日”,这个为社会各界呼唤多年的节日终于正式为国家确立,是民意向,是发展所需,是所有的包括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值得人们庆祝纪念。

中国航海日相关

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3月17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2005年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2016年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611周年纪念日。

孕育

2003年起,江苏太仓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 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

2003年,上海市航海学会倡议创办“上海国际航海节”。

2004年,北京“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远集团党组书记张富生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事局原副局长刘德洪等30名代表提出了设立“航海节”的建议和提案,呼唤中国航海界盛大节日的早日到来。

2005年,航运界三大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的百名船长联合签名建议,将7月11日设立为“航海日”。他们在建议书中说:当我们在异国他乡作为“外国人”参加别国航海节时,更盼望有我国自己的“航海日”。

中国航海日简介

“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2005年7月11日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7月11日成为中国“航海日”的生日。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位参加庆祝活动的业内人士表示,所有举办航海节的国家在纪念日的选择背景方面,都没有中国郑和七下西洋这么伟大、这么有重大历史影响、这么对人类航海有重大贡献。

台湾地区把7月11日也定为“航海节”。交通部认为,海峡两岸在同一天庆祝节日,必将成为联结两岸华人的感情纽带,同时,还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和经贸交流,有利于实现“三通”,推进祖国的统一。

我国是海洋大国、航海大国,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有1400多个港口和21万艘运输船舶。我国外贸进出口物资90%由海运承担,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航运、港口、渔业、造船、海洋石油开发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萌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交通部、外交部、文化部、农牧渔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协、海军司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员工会、中国航海学会等十个单位,就联名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提出将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日子——7月11日定为“航海节”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关注。

2001年4月,中央决定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开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并成立了由交通部牵头的筹备领导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节日介绍

全文共 1392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胜利离不开多少革命前辈的忘我付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节日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纪念日时间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所以说从2014年起,每一年的9月3日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纪念日起源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纪念日设立机构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纪念日时间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所以说从2014年起,每一年的9月3日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纪念日起源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纪念日设立机构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历史背景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5日,天皇广播诏书。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把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

中国曾在多年9月3日这一天,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9月3日是什么节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全文共 5808 字

+ 加入清单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规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放假安排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简介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中、英、苏四国政府,表示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早晨7时(重庆时间),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同时宣布:日本政府已正式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华民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

中国政府宣布自次日即9月3日起,全国悬旗庆祝三日,并于9月3日放假一日。

194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将一年前庆祝胜利的首日——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定纪念日”)。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规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背景

“九一八”、“七七事变”、“八一五”,这些日子都在中国人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是,9月3日,一个特别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反而在各种场合很少被提及。“中国老百姓一般把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作为胜利的日子。其实,从法定的角度来说,日本投降是在9月2日。”汤重南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对日本经济、社会有多年研究。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广播诏书﹔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日本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当时的国民政府确定这一天为纪念日。

汤重南说:“9月18日是个耻辱的日子,作为‘国耻日’是可以的,日本从这一天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全面抗战的日子是7月7日。但是,与上两个日子相比,9月3日更辉煌,更值得纪念,因此,我主张这个日子是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最好是把议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它定为一个法定的庆祝的日子。”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对于9月3日这个胜利日,人民政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做出了规定。

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表《政务院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每年9月3日,全国人民应对我国军民经过伟大的八年抗日战争和苏军出兵解放东北的援助而取得对日胜利的光荣历史行为纪念。

9月3日不放假(2015年9月3日放假1天,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也规定,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汤重南强调说,9月3日是近代中华民族第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日子。中国确定这个日子,是与世界接轨的问题。作为法定的纪念日,中国政府和民众应该多加重视。

2015年9月3日放假1天——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放假安排:

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安排:9月3日放假1天

以下是2015年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安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为方便公众安排假日期间生产生活,特作如下调休:9月3日至5日调休放假,共3天。其中9月3日(星期四)放假,9月4日(星期五)调休,9月6日(星期日)上班。

调休放假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有关纪念活动顺利进行。

国务院

2015年5月13日

九三抗战纪念日为何未受重视

在9月3日这一天,也曾有过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194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第二年开始以每年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但战争结束后,中国很快陷入内战,所以这个日子的喜庆气氛被冲淡了许多。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每年都进行庆祝,只是在“逢十”的年份举办一些活动。1995年9月3日,适逢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到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晚上还举行了一个有很多中央领导人和抗战老兵参加的大型晚会。

而在某些学者和民间人士看来,“八一五”、“九一八”和“七七”更值得纪念。这使得本来没有争议的事情发生了分歧。究竟应该在哪一天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社科院日本所政治室研究人员赵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日子,但我认为8月15日更有意义,因为中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国家纪念日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此后,著名文化学者、策划专家薛刚等专家、学者提议国家成立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联盟,实现全国抗战历史资料共享,并倡议国家申请将全中国抗战纪念馆集体纳入世界记忆遗产,以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日军侵华历史,达到警示世人的目的。世界节日、国际日、纪念日大全、农历节日大全1月元旦节(1月1日)黑人日(1月第一个星期日)日记情人节(1月14日)国际海关日(1月26日)国际大屠杀纪念日(1月27日)国际麻风日(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小寒节气(1月5-7日交节)大寒节气(1月20-21日交节)2月世界湿地日(2月2日)国际气象节(2月10日)反殖民主义斗争日(2月21日)国际母语日(2月21日)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月最后一天)立春节气(2月3-5日交节)雨水节气(2月18-20日交节)3月国际海豹日(3月1日)全国爱耳日(3月3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5日)世界青光眼日(3月6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保护母亲河日(3月9日)中国植树节(3月12日)白色情人节(3月14日)国际警察日(3月14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国际航海日(3月17日)世界森林日(3月21日)世界儿歌日(3月21日)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3月21日)世界水日(3月22日)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世界戏剧日(3月27日)复活节(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惊蛰节气(3月5-7日交节)春分节气(3月20-22日交节)4月愚人节(4.1)国际儿童图书日(4.2)世界自闭症日(4.2)巴勒斯坦儿童日(4.5)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4.7)世界高血压日(4.7)世界卫生日(4.7)非洲环境保护日(4.10)世界帕金森病日(4.11)世界社会工作日(4.15)非洲自由日(4.15)世界血友病日(4.17)国际古迹遗址日(4.18)世界地球日(4.22)世界法律日(4.22)世界读书日(4.23)世界防治疟疾日(4.25)世界知识产权日(4.26)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4.28)化学战受害者纪念日(4.29)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4.30)全球青年服务日(4月的第2或第3个周末)潍坊国际风筝节(4月20日至25日)国际秘书节(4月的最后一周星期三)世界儿童日(4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世界航天节(4.12)谷雨节气(4月19日-21日交节)清明节气(4月4-6日交节)5月五一国际劳动节(5.1)世界新闻自由日(5.3)五四青年节(5.4)世界防治哮喘日(5月的第一个周二)世界微笑日(5.8)世界红十字日(5.8)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5.9)国际护士节(5.12)玫瑰情人节(5.14)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碘缺乏病防治日(5.15)国际家庭日(5.15)世界电信日(5.17)国际博物馆日(5.18)世界计量日(5.20)网络情人节(5.20)全国学生营养日(5.20)世界文化发展日(5.21)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22)全国助残日(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非洲解放日(5.25)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5.26)国际维和人员日(5.29)世界无烟日(5.31)立夏节气(5月5-7日交节)小满节气(5月20-22日交节)6月六一国际儿童节(6.1)世界牛奶日(6.1)世界环境日(6.5)全国爱眼日(6.6)世界海洋日(6.8)中国人口日(6.11)世界无童工日(6.12)世界献血日(6.14)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17)世界难民日(6.20)父亲节(6月的第3个星期日)奥林匹克日(6.23)世界手球日(6.23)全国土地日(6.25)国际禁毒日(6.26)联合国宪章日(6.26)全国科普行动日(6.29)世界青年联欢节(6.30)芒种节气(6月5-7日交节)夏至节气(6月21-22日交节)7月中国共产党诞辰(7.1)香港回归纪念日(7.1)国际建筑日(7.1)国际体育记者日(7.2)美国独立日(7.4)国际接吻日(7.6)国际合作节(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世界过敏性疾病日(7.8)中国航海日(7.11)世界人口日(7.11)银色情人节(7.14)国际冰壶日(7.16)曼德拉国际日(7.18)人类月球日(7.20)世界语创立日(7.26)世界肝炎日(7.28)第一次世界大战(7.28)非洲妇女日(7.30)小暑节气(7月6-8日交节)大暑节气(7月22-24日交节)8月八一建军节(8.1)国际电影节(8.6)爸爸节(8.8)全民健身日(8.8)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8.9)国际青年日(8.12)国际左撇子日(8.13)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8.15)世界人道主义日(8.19)废除奴隶贸易国际纪念日(8.23)纳米比亚日(8.26)全国律师咨询日(8.26)立秋节气(8月7-9日交节)处暑节气(8月22-24日交节)9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3)国际扫盲日(9.8)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9.8)中国教师节(9.10)世界预防自杀日(9.10)世界清洁地球日(9.14)相片情人节(9.14)国际民族日(9.15)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16)全国爱牙日(9.20)国际和平日(9.21)世界老年痴呆日(9.21)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第三个星期六)世界无车日(9.22)世界避孕日(9.26)世界旅游日(9.27)国际翻译日(9.30)国际聋人日(9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海事日(9月的最后一周)白露节气(9月7-9日交节)秋分节气(9月22-24日交节)10月十一国庆节(10.1)国际音乐节(10.1)国际老年人日(10.1)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10.2)国际非暴力日(10.2)世界动物日(10.4)世界空间周(10月4-10日)世界住房日(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教师日(10.5)全国高血压日(10.8)中国航天日(10.8)世界视力日(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世界邮政日(10.9)世界居室卫生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10.10)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0月第二个星期三)世界镇痛日(10.11)世界60亿人口日(10.12)世界关节炎日(10.12)世界保健日(10.13)国际标准时间日(10.13)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10.13)世界标准日(10.14)葡萄酒情人节(10.14)全球洗手日(10.15)国际盲人节(10.15)世界农村妇女日(10.15)世界粮食日(10.16)世界消除贫困日(10.17)世界厨师日(10.20)世界骨质疏松日(10.20)世界统计日(10.20)世界传统医药日(10.22)联合国日(10.24)世界发展信息日(10.24)环卫工人节(10.26)世界男性健康日(10.28)世界卒中日(10.29)世界勤俭日(10.31)万圣节前夜(10.31)寒露节气(10月8-9日交节)霜降节气(10月23-24日交节)11月中国记者节(11.8)全国消防日(11.9)吉尼斯世界纪录日(11.9)世界青年节(11.10)光棍节(11.11)联合国糖尿病日(11.14)电影情人节(11.14)国际宽容日(11.16)国际大学生节(11.17)世界厕所日(11.19)非洲工业化日(11.20)世界电视日(11.21)世界问候日(11.21)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11.25)国际声援巴勒斯坦人民日(11.29)美国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立冬节气(11月7-8日交节)小雪节气(11月22-23日交节)12月世界艾滋病日(12.1)废除奴隶制国际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12.2)国际残疾人日(12.3)全国法制宣传日(12.4)国际志愿人员日(12.5)国际民航日(12.7)世界足球日(12.9)国际反腐败日(12.9)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12月第二个星期日)世界人权日(12.10)拥抱情人节(12.14)世界强化免疫日(12.15)国际移徙者日(12.18)南南合作日(12.19)澳门回归纪念日(12.20)国际篮球日(12.21)平安夜(12.24)圣诞节(12.25)大雪节气(12月6-8日交节)冬至节气(12月21-23日交节)传统(农历)节日农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

全文共 23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航海日是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2005年7月11日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7月11日成为中国“航海日”的生日。2016年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611周年纪念日。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其他庆祝活动

(1)7月8日,伟大的航海家、和平使者郑和的故乡——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纪念大会,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云南省委、省政府组织改造了郑和公园,重塑了郑和铜像,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郑和史诗》,编创了大型音乐剧《郑和与海》,举办了书画展,集邮展等等。

(2)7月8日,由交通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海洋局、上海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为期一周的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

(3)9月8日,香港海事博物馆开幕,行政长官曾荫权及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共同主持揭幕仪式。

(4)5月至7月,由交通部科教司主办,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院校承办的全国航海院校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征文活动,首届航海技能大比武活动、航海知识竞赛活动、集邮、摄影、书画艺术展览等系列活动在大连陆续展开。

大连市港口与口岸局和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在大连市联合举办了 “大连航海文化活动周”,开展了全国航海类院校航海技能大比武、“凌风”远航队横渡渤海湾、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知识竞赛、万人签名、全国航海类院校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教育活动颁奖晚会等系列活动。

中国航海日相关

萌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交通部、外交部、文化部、农牧渔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协、海军司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员工会、中国航海学会等十个单位,就联名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提出将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日子——7月11日定为“航海节”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关注。

2001年4月,中央决定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开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并成立了由交通部牵头的筹备领导小组。

首届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

7月11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黄菊出席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李长春出席会议。纪念大会由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国务委员唐家璇,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等参加了纪念大会。交通部、外交部、江苏省省政府负责人也在纪念大会上发言。

上午8时45分,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部海事局宣布首个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正式启动。副部长徐祖远发表讲话。

诞生

200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嘉騋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航海日”。

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以后每逢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

“航海日”,这个为社会各界呼唤多年的节日终于正式为国家确立,是民意向,是发展所需,是所有的包括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值得人们庆祝纪念。

中国航海日介绍

2005年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务院决定从该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所有举办航海节的国家在纪念日的选择背景方面,都没有中国郑和七下西洋这么伟大、这么有重大历史影响、这么对人类航海有重大贡献。

台湾地区把7月11日也定为“航海节”。交通部认为,海峡两岸在同一天庆祝节日,必将成为联结两岸华人的感情纽带,同时,还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和经贸交流,有利于实现“三通”,推进祖国的统一。

我国是海洋大国、航海大国,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有1400多个港口和21万艘运输船舶。我国外贸进出口物资90%由海运承担,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航运、港口、渔业、造船、海洋石油开发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

2005年7月11日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7月11日成为中国“航海日”的生日。2016年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611周年纪念日。

“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孕育

2003年起,江苏太仓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 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

2003年,上海市航海学会倡议创办“上海国际航海节”。

2004年,北京“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远集团党组书记张富生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事局原副局长刘德洪等30名代表提出了设立“航海节”的建议和提案,呼唤中国航海界盛大节日的早日到来。

2005年,航运界三大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的百名船长联合签名建议,将7月11日设立为“航海日”。他们在建议书中说:当我们在异国他乡作为“外国人”参加别国航海节时,更盼望有我国自己的“航海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几周年纪念日

全文共 295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中国航海日确立背景

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是1948年成立的政府间专门处理国际海事事务的国际组织,目前有162个成员国,我国于1973年加入,自1989年开始已连续八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国际海事组织设有“世界海事日”,并倡导和要求各成员国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海事日”活动,具体日期由各成员国自行确定。我国设立“航海日”并确定“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日期,有利于更好地履行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义务。

2005年4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交通部,同意自该年起,每年7月11日设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这个社会各界多年来呼唤的节日终于正式为国家确立。“航海日”不放假,其性质属我国全民性文化范畴的“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和海洋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萌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交通部、外交部、文化部、农牧渔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协、海军司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员工会、中国航海学会等十个单位,就联名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提出将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日子——7月11日定为“航海节”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关注。

2001年4月,中央决定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开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并成立了由交通部牵头的筹备领导小组。

中国航海日节日活动

节日期间,相关部门统一张贴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举办多种形式的庆祝、纪念、学术、竞赛、教育、表彰、展览等文化宣传活动。节日当天,中国籍民用船舶、中国航运企业拥有或经营的非中国籍船舶都要挂满旗,我国航运、港口、船舶代理、海事、救助、水运工程等涉海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校,也要悬挂旗帜以示庆祝航海日,除在限制鸣笛特殊水域或在港作业的船舶外,中国籍民用船舶、中国航运企业拥有或经营的非中国籍船舶还要统一鸣笛1分钟。

活动内涵

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世界上不少海洋国家都有自己的航海节或海洋日,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在其发展历程中,始终将海洋视为国家繁荣与安全的根本,从独立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多次发动全球局部战争到今天的反恐战略实施,航运都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为弘扬美国人的航海文化与爱国精神,每年的航海节都要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日本的航海节是每年的7月20日,日本政府要求全体国民在这一天反复思考大海航行对于日本的重大意义。英国各地庆祝航海节的日期和名称各不相同,其中,英国大雅茅斯航海节于每年9月6日至7日在大雅茅斯港举行,以纪念当年盛极一时的英国航海事业。加拿大的航海节定在每年的6月21日至22日。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在中国的国际贸易中,90%的货物通过海运完成。中国是世界航海大国,在众多的节日中没有航海的节日是不应该的。

六百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之久、规模之大、航程之远与抵达国家和地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当代美国史学家路易斯·利瓦塞斯这样评论:郑和船队在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可以与之相匹。英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则写道:世界上第一个远洋舰队由郑和率领,27800名汉人分乘208艘船舰,驶向三大洋。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还在于把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推向了高峰,为东南亚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东南亚许多国家都举行了纪念郑和的活动,如马来西亚首度大马将首度发行以郑和事迹为题材的纪念邮票,以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及马中交往六百周年。新加坡旅游局举办的“郑和文化村”活动三十日开幕。

郑和下西洋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在这种环境下,把郑和下西洋的起航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意义非常重大,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增强海洋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港口航运事业发展的氛围,推动海洋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中国港口与世界360多个港口之间开辟有远洋班轮航线,但是,我国民众对航海科技知识的了解不多,航海事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航海日”活动,普及航海科学知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航海事业发展的氛围,形成大力开展航海科研活动的良好风气。有利于向海外宣传中华民族正义、和平、睦邻、友好的优良传统,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郑和七下西洋,从未占领他国一寸土地、掠夺他国一分财产,旨在传播友谊,促进经济贸易,增加友好交流,堪称是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典范。郑和的行为,展现了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伟大民族。

中国航海日相关

2005年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

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3月17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2005年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2016年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611周年纪念日。

诞生

200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嘉騋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航海日”。

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以后每逢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

“航海日”,这个为社会各界呼唤多年的节日终于正式为国家确立,是民意向,是发展所需,是所有的包括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值得人们庆祝纪念。

孕育

2003年起,江苏太仓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 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

2003年,上海市航海学会倡议创办“上海国际航海节”。

2004年,北京“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远集团党组书记张富生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事局原副局长刘德洪等30名代表提出了设立“航海节”的建议和提案,呼唤中国航海界盛大节日的早日到来。

2005年,航运界三大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的百名船长联合签名建议,将7月11日设立为“航海日”。他们在建议书中说:当我们在异国他乡作为“外国人”参加别国航海节时,更盼望有我国自己的“航海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香港回归中国纪念日

全文共 2042 字

+ 加入清单

香港是鸟儿,祖国是森林;香港是鱼儿,祖国是海洋;香港是花儿,祖国是园丁;短信是问候,你是我的牵挂。香港回归日,愿你天天有个好心情。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香港回归中国纪念日是哪天?

1、香港回归中国的原因

1.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实行后,中国的综合能力日益增强,同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2.政策因素: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3.法律依据: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4.群众基础:港澳同胞的爱国意识强烈,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5.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彭定康

1992年出任第28任香港总督,一直至1997年6月30日中国恢复对香港使主权前一日为止。彭定康上任后不久便与中国陷入恶劣的关系。1992年10月,彭定康发表了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3万字“政改方案”),报告涉及加快香港的民主步伐。但中国政府随即大表不满,指出改革未曾咨询中央意见。时任港澳办主任的鲁平更斥责彭定康是“千古罪人”。而彭定康自宣布政改方案以后,再没有被邀请与中国领导人会面。

香港回归的相关

邓小平

1982年1月,邓小平在谈到国家统一模式时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他表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要破坏他们的那个制度”。“一国两制”的概念正式出台。这也成为后来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国策。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没有今天的香港。

纵观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整个过程,邓公不管是在台前还是幕后,都是运筹帷幄的灵魂人物。每当谈判陷于僵局,正是邓公的坚定、果敢、务实、灵活,特别是掷地有声的表态,使英方彻底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谈判之初,对于英方提出的“主权换治权”,邓公以“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谈判的”、“我们不是清政府”的义正辞严的表态,迫使英国人全面退却。主权问题的解决,也为以后的谈判定下了基调。二是关于中国在港驻军的问题。双方曾一度在此问题上陷于胶着,邓公一句“驻军是主权的表现”的表态,将此争论一锤定音。

邓公晚年一直关注着香港的发展和变化,并期待着其回到祖国的怀抱。邓公多次表达过这样的心愿,希望香港回归后,能“到祖国自己的土地上看一看”。然而,天不从人愿,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与世长辞。此时距香港回归不足200天。

伟人虽然离去,但遗孀卓琳最终替他完成了心愿,亲眼见到了香港的回归,就像特首董建华在回归庆典里讲到的那样。“在香港举步迈向这个新纪元的时候,我们怀着无限的敬意,追念邓小平先生......我特别高兴卓琳女士能够来香港参加回归的盛世......”

4、香港回归中国历史记载

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撒切尔夫人

如果说,中方解决香港问题的灵魂人物是邓小平,那么英方则是首相撒切尔夫人。

平心而论,铁娘子(iron lady)在谈判桌上不敌邓公,也不能全归咎于她的个人能力与谈判技巧。毕竟,中方公理在手,国力在后。其实,从香港问题最终的解决方式来看,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后代,铁娘子还是显示了灵活务实的政治智能和策略,最终顺应了历史大潮,为中英两国共同完成香港平稳回归中华的伟业,作出了贡献。香港的和平回归,也为国际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6、香港回归中国的纪念日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农历十二个月节日和纪念日

全文共 281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农历十二个月节日内容非常的丰富多样,传统节日更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你知道中国农历十二个月分别有哪些节日和纪念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农历十二个月节日和纪念日相关节日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农历腊月

1、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3、十二月二十四扫尘。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

农历十月

1、十月初一:十月朝,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

2、十月十五:道教下元节,水官禹的诞辰。

农历四月

1、四月初一:祭雹神。

2、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萨诞辰。

4、四月初八: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

5、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诞辰。

6、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吕洞宾诞辰)。

7、四月十八:神医华佗诞辰。

8、四月二十八:药王(神农)诞辰。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时间

1、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岁首、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

2、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4、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农历八月

1、八月初一:天医节。

2、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八月初八:神话中瑶池大会。

4、八月十五:中秋节。

5、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诞辰。

农历二月

1、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2、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3、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

4、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二月十五: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

6、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

7、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

8、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

9、清明,24节气之一:农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农历六月

1、六月初一:半年节(过半年)。

2、六月初六:晒衣节,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

3、六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得道。

4、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

农历七月

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七月初七: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3、七月十五:是地官舜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

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

7、七月三十: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农历九月

1、九月初九:重阳节。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出家。

农历十一月

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因节气和公历都是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12月22日前后。

农历正月

1、正月初一: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

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6、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

8、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12、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

13、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

14、正月十八:落灯日。

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天穿节的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农历五月

1、五月初五:端午节。

2、五月十三:雨节。

中国传统节日时间表

元旦(古代各朝定的日期不一样,有定为腊月初一的,有定为十月初一的等等,当朝定为公历1月1号)

腊八节(腊月初八,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除夕(正月初一的前一天)

春节(正月初一)(狭义指正月初一,广义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

上灯日(正月十三,庆祝宗族新出生男婴)

元宵节(正月十五,也称上元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古代情人节)

春耕节(二月初二,也称龙抬头.农事节.春龙节.龙头节)

社日节(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详细算法见下面)

上巳节(三月初三,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一般为公历4月5号前后)

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龙舟节)(2021年公历6月14日)

半年节(六月初一)(2021年公历7月10日)

七夕节(七月初七,也称乞巧节)(以前不是情人节)(2021年公历8月14日)

中元节(七月十五,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2021年公历8月22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2021年公历9月21日)

重阳节(九月初九)(2021年公历10月14日)

祭祖节(十月初一,也称寒衣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2021年公历11月5日)

下元节(十月十五)(2021年公历11月19日)

冬至日(冬月的某一天,不稳定;公历较稳定,为12月22号前后。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

正月:指农历一月

冬月:指农历十一月

腊月:指农历十二月

农历三月

1、三月初三:上巳节,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2、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

展开阅读全文